近日,生物物理研究院生物信息多学科交叉团队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IF:10.753,TOP期刊)发表研究论文“Uptake, distribution, and elimination of selenite in earthworm Eisenia fetida at sublethal concentrations based on toxicokinetic model”,该工作利用毒代动力学模型(TK model),围绕环境污染物硒(Se)在土壤动物—蚯蚓体中的吸收、分布和清除的动态过程开展了研究。
自然成因和人类活动导致环境Se浓度快速增加,超过土壤污染阈值的Se水平(>5 mg/kg)具有较大生物毒性和生态风险,探究Se在生物体内的累积-排泄规律对深入了解机体对Se的代谢、解毒过程及其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TK模型(吸收-清除两阶段)探究了蚯蚓Eisenia fetida在不同时间对亚硒酸盐(Se4+)的动态吸收、亚组织分布及排泄。结果表明,蚯蚓头部(重要器官集中部位)是主要代谢部位,具有较快的Se代谢速率,即能够快速累积和排泄Se,半衰期短;蚯蚓尾部是主要的Se储存部位,且在排泄阶段Se能从头部向尾部转移,这可能是蚯蚓缓解Se胁迫的重要策略。另外要注意的是,蚯蚓对Se的大量富集可能会对以之为食的高营养级捕食者造成Se中毒风险。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Se在环境及生物体内的迁移转化规律、最终归趋及生态毒理效应评估提供了理论基础。
德州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生物物理研究院王瑞萍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岳士忠博士为共同第一兼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德州学院科研基金、山东省青创团队等经费资助。此外,本研究还得到中国农业大学乔玉辉教授和法国里昂大学Charles Sandrine教授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48969722067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