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男,1983年出生,德州学院生物物理研究院副研究员,九三学社社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特聘专家,德州学院天衢英才工程全职引进人员。2001年至2005年就读于南昌航空大学测试技术与仪器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至2008年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材料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至2011年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物理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11年至2016年在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工作。2016年至2021年在四川轻化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工作。2022年至今在德州学院生物物理研究院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1] 环境检测技术与仪器开发:包括非均相界面化学发光理论及技术研究、非均相化学传感膜技术及设备开发、便携式微型检测设备研发、常规检测辅助设备及配套软件系统研发等。
[2] 大气自由基化学理论研究:主要从事大气自由基化学相关的理论及实验研究,包括大气自由基化学、大气光化学、化学动力学、大气化学模式、痕量大气组分在线测定等。
[3] 生物传感检测技术及POCT设备开发:基于化学发光、荧光、比色等检测手段,借助于各类新型纳米材料及纳米器件,开发各类面向生物医学、食品农业及生态环境的检测技术及POCT设备。
研究成果:
在大气过氧自由基测定、大气化学模式、化学动力学、痕量大气组分在线测定方法及仪器的开发等方向做过较为系统的研究工作,在“Atmos. Chem. Phys.”、“J. Atmos. Chem.”、“Sci. China Chem.”、“Chin. J. Chem.”、“Phys. Chem. Chem. Phys.”、“Mol. Phys.”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在气液相界面化学发光检测技术及其外围辅助技术领域申请国家专利百余项,研发便携式检测设备及核心零部件 10余套,专用软件系统8套,部分设备产品已成功实现应用转化。
科研项目:
[1] 四川省“千人计划”,2017,50万,结题,主持。
[2] 山东产研院双创引导资金项目,新型微纳蠕动泵研发及其产业化,2023/03-2026/03,400万,在研,主持。
[3] 苏州东吴科技领军人才计划“培育库”项目,2025,40万,在研,主持。
[4] 陕西省教育厅产业化培育项目,新型高性能臭氧检测技术及其在大气监测中的应用开发,2024/01-2025/06,10万,在研,参与 (本单位主持人)。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1207081,大气过氧自由基化学放大测量方法中的水效应机理研究,2012/01-2015/12,25万,已结题,主持。
[6] 自贡市高新技术产业化孵化项目,新型便携式环境污染物快速检测设备研发及其产业化中试服务平台,2021/01-2021/12,80万,已结题,主持。
[7] 企业委托开发项目,便携式高灵敏甲醛气体快速检测设备关键技术开发,2022/05-2024/05,200万,已结题,主持。
[8] 企业委托开发项目,超灵敏二氧化氮检测设备研发,2023/10-2025/10,100万,在研,主持。
[9] 企业委托开发项目,超微型高精度化学发光检测模块开发,2024/12-2026/12,52万,在研,主持。
[10] 公安部重点研发项目,便携式电子鼻宽浓度多组分危险气体检测技术及装备研发,2017/08-2019/12,20万,已结题,参与 (本单位主持人)。
[11]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大气过氧自由基化学放大测量方法中的水效应机制研究,2012/07-2015/07,6万,已结题,主持。
[12]四川省教育厅理科重点项目,基于气液相界面化学发光原理的二氧化氮检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2017/01-2018/12,3万,已结题,主持。
[13]自贡市重点科技支撑项目,微型气液流动界面化学发光技术及其在二氧化氮检测中的应用,2018/01-2019/12,2万,已结题,主持。
[14] 山东省科学院科技发展计划,二氧化氮化学发光在线测定仪器的关键技术研究,2012/06-2015/06,20万,已结题,主持。
部分论文:
[1] Z. Q. Wang, Y. S. Chen, B. Qi*, and B. Yang. (2010). Ozone production during the field campaign RISFEX 2003 in the sea of Japan: analysis of sensitivity and behavior based on an improved indicator.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10(19), 9579-9591.
[2] Z. Q. Wang*, B. Yang, and T. L. Zhang. (2016). A method for the selective measurement of HO2 and RO2 radical concentrations using a Nafion-PERCA system. Journal of Atmospheric Chemistry, 73(4), 397-406.
[3] Z. Q. Wang*, N. Li, L. M. Lv, Y. Q. Zhang, G. Chai, X. R. Cao, and R. Wang*. (2019). Catalytic effect of (H2O)n (n=1-3) clusters on the reaction of HNO2 + HO → H2O + NO2 under tropospheric conditions. Molecular Simulation, 45(16), 1312-1321.
[4] Z. Q. Wang, Y. S. Chen, B. Qi*, B. Yang. (2010). Prediction of daytime variations of HO2 radical concentrations in marine boundary layer using BP network.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53(12), 2616-2621.
[5] Z. Q. Wang, Y. Zheng, B. Yang, Y. S. Chen, and B. Qi*. (2012). Chemistry of daytime HOx radicals in marine boundary layer in the sea of Japan: Based on the ratio between the reactivity of HC and NOx.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55(1), 426-434.
部分专利:
[1] 王竹青, 付大友, 袁东, 谭文渊, 杨冰, 黄勇: 氮氧化物及过氧乙酰基硝酸酯联合在线检测装置及方法, 2019-05-14, 中国, ZL 201710285288.5.
[2] 王竹青, 付大友, 袁东, 张洪, 潘传江, 卢令: 二氧化氮快速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2019-05-14, 中国, ZL 201610257908.X.
[3] 王竹青: 一种自维护滚珠式蠕动泵, 2020-07-03, 中国, ZL 201910671172.4.
[4] 王竹青, 付大友, 袁东, 谭文渊, 王风青, 杨冰: 一种微流量标准气体发生装置、系统及方法, 中国, ZL 201910443931.1
[5] 王竹青, 付大友, 袁东, 潘传江, 卢令, 张洪: 实时在线连续甲醛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2019-03-15,中国, ZL 201610257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