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物物理研究院山东省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植物遗传发育与品质改良课题组在植物学国际期刊BMC plant biology发表研究论文“QTL mapping for the flag leaf-related traits using RILs derived from Trititrigia germplasm line SN304 and wheat cultivar Yannong15 in multiple environments”,该工作通过构建重组自交系对小偃麦后代的旗叶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为挖掘中间偃麦草的优异基因和丰富小麦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旗叶影响植株结构和小麦的产量,但旗叶性状的遗传改良面临遗传基础狭窄等问题。小麦的近缘物种中间偃麦草因其抗病、穗大、叶片宽大和多花等特性而被用作遗传改良的宝贵资源。本研究利用小麦-中间偃麦草的后代SN304构建重组自交系,对旗叶相关性状进行多年多点的QTL分析。通过对QTL双端标记进行分析,鉴定出一对定位在 2B 染色体上的双端锚定引物,并在 SN304 中扩增出一个中间偃麦草特有的条带。此外,在2B染色体上检测到重要的主效QTL,QFll/Flw/Fla-2B,其物理距离约2.9Mb。通过基因序列比对和表达分析,在此区间鉴定出4个与旗叶形成和生长相关的候选基因。本研究为旗叶性状主效QTL的精细定位和中间偃麦草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德州学院为第一单位,生物物理研究院张霞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山东农业大学李兴锋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德州学院人才引进项目等科研经费的支持。
原文链接如下: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186/s12870-024-04993-x
(撰稿人:张霞 陈清帅 审核人:许士才)